三元基因注重原创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在干扰素机制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公司在2001年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随后还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十余年间,公司持续加码基础科学研究,深入钻研干扰素的核心机制,为公司新技术平台、新产品、新剂型的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药商业化进入冲刺阶段
三元基因在研新药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RSV肺炎产品目前已经进入商业化前阶段,前期工作中,公司按照新药注册标准提交了上市前沟通交流申请,并完成了新药注册申报相关的药学、药理毒理及临床专业申报资料沟通。
研究表明,人干扰素α1b在治疗小儿RSV方面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等突出的临床优势。且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具有靶向性强、起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和儿童依从性高等优点。该药品的开发,十分契合儿科呼吸领域的临床应用发展趋势,将极大扩展干扰素在儿科呼吸领域的临床应用,并填补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厚核心资产价值
生物医药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科研密集型行业的本质决定:它是一个将“现金”通过 “研发”转化为 “核心知识产权和未来现金流”的价值创造机器。
公告显示,三元基因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293.5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93%,同比增长达103.31%。公司整体研发投入共计1,719.0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52%。研发费用重点用于新型PEG集成干扰素突变体注射液伴随基因检测治疗乙肝项目和肿瘤免疫细胞治疗项目。作为生物医药创新药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意味着公司价值巨大的“产品引擎”——药物开发技术平台的自主原创属性持续加强,相关管线的技术壁垒优势和市场先发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
乙肝功能性治愈,国际领先的全能干扰素
三元基因研发的新型PEG集成干扰素突变体采用先进的精准定点修饰技术,可大幅提高药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该药物结合干扰素适用人群的基因检测,预期可大幅度提高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率。公司采用新一代基因检测技术,通过全基因组检测,筛选适合全能干扰素应用的肝病人群,该方案在乙肝精准医疗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是迄今全球唯一一种集高效性、长效性与安全性于一体的全能干扰素。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以乙肝功能性治愈为临床终点的方案落地,目前已完成新方案修订,为加快产品上市进度,新方案拟采用II-III期适应性设计。全基因组检测临床研究持续加速入组进程,报告期内新增入组149例。截至报告期末,全部940例全基因组检测受试者入组目标已经完成。
降成本拓适应症 开发通用“现货型”细胞治疗产品
细胞治疗是国际上研究最为热门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公司积极推进γδT细胞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项目开发,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完成的γδT细胞与人干扰素α1b增加抗肿瘤协同效应研究的基础上,与合作单位北京佳德和细胞治疗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单药或联合治疗多种肿瘤的临床研究探讨。
公司已获批多项不同适应症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例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开展同种异体γδT细胞治疗肝癌、γδT细胞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肝癌研究;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γδT细胞联合人干扰素α1b或PD1单抗治疗黑色素瘤;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开展的γδT细胞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等等。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开发通用“现货型”细胞治疗产品,大幅降低成本,扩展更多临床适应症。
另外,上半年度三元基因在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开发方面成果显著。公司已完成重组全人胶原蛋白的开发,实现了全球首个基于哺乳细胞表达的重组全人Ⅱ型胶原蛋白和重组全人Ⅲ型胶原蛋白的高效制备,并完成了IV型、V型、XVII型等重组全人胶原蛋白的生产工艺研究。
报告中,三元基因表示,将在下一阶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陆续推进胶原蛋白相关化妆品和医疗器械成品的备案与注册工作,分批次推进人胶原蛋白系列产品上市。通过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深化产业合作,全力打造胶原蛋白领域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快速提升业绩做出贡献。
众所周知,审视一家生物医药创新药企,关键是评估其研发投入的效率和其核心资产(管线、平台、团队)的质量与潜在价值。三元基因持续且高效的研发投入,正是这台“价值创造机器”强大动力的最直接体现。